今天想聊聊關於右手的弓。
右手弓,不單單只是運弓而已,還有弓的一些小細節。
每個人的生理條件都不盡相同,正確來說,都不是一模一樣的。有人的手大,有的人手小,有的人手有力,有的人手指纖細。
這都需要對您的直接接觸的“弓”做一定程度的調整。
從以下幾種分類法來求取一個平均值。
以曲子來看
以生理條件來看
以琴碼兩條弦的距離來看
以曲子來看:
廣義的說法,當您拉快的曲子時,建議弓的鬆緊度要調整為“稍緊”的狀態,如此可應付較快速的演奏時貼弦及內外換弦時的靈巧度。若然是叫抒情或是慢一點的樂曲時,可以將其弓的鬆緊調整為“稍鬆”的狀態。
那如何叫做“稍緊”,“稍鬆”?
我的建議是,可以將您的弓,以不出力的情況下(弓放置於中弓處),您的弓會自然掛在外弦上,然後弓桿會貼在琴筒上,這時,以您的小指頭按在琴筒上,以小指頭的範圍為一依據。指頭勉強塞的進去弓跟琴筒間為“稍緊”,可剛好放置為“稍鬆”。
以生理條件來看:
如果您的手勁較大,建議可將弓調整為“稍鬆”
如果您的手勁較小,建議可將弓調整為“稍緊”
如果您的手指較厚實或短,建議可以將弓調整為“稍鬆”
如果您的手指較纖細或長,建議可以將弓調整為“稍緊”
如果您本身的手較大,建議可將弓調整為“稍鬆”
如果您本身的手較小,建議可將弓調整為“稍緊”
以琴碼兩條弦的距離來看
若您的兩條弦距離稍近,很容易您不出力即會碰到兩條弦,而產生雙弦的情況,建議可將弓調整成“稍緊”
若您的兩條弦距離稍遠,建議可以將弓調整成“稍鬆”
以上僅為一通則,實際情形或調整,可洽詢您的老師或是您自身右手的運用自如或是舒適為主。
這裡附上一種案例說明,如果,我的手指較短,但我手勁小,然後我的兩條弦又過近,這樣不就會跟上述的分類產生矛盾了嗎?
這時我會建議您,可以有以下調整的方向。
手指較短,原本應是需調整為“稍鬆”
手勁較小,原本應是需調整為“稍緊”
兩條弦過近,原本應是需調整成“稍緊”
請您針對上述三點,找到“最會直接影響”您運弓的問題。然後先把最容易產生問題的這情形解決。
例如,手指長短對於右手弓內外弦轉換影響較明顯。手勁大小對於右手貼弦影響較為明顯。兩條弦的距離對於雜音的影響較為明顯。
我會這樣處理,先把雜音的部分做解決,所以我會先將弓調整為“稍緊”。
手勁的部分,因為我已調整成稍緊,所以OK。
手指的部分,我可以試著把握弓的位置再靠近弓一點,即是不要拿的太右邊,稍稍往左邊握,然後運用角度的出力輔助我內外換弦的部分。
簡單來說,就是先把大問題解決,剩下由自己的右手或是其他可以使用上的來做調整。
值得一提的是,弓也是有分粗細跟輕重的。
如果您手勁大,建議可挑選較粗,稍重的弓,您在調整力度上就會較好發揮。
如果您手纖細,建議可挑選較細,稍輕的弓,您就可以更快的上手。
都是細節,但這些細節的挖掘與調整,除了能找到更適合您的最舒適方式外,最主要的是您可以更“事半功倍”的達到您想要的樂音。
人生在世,不也是如此嗎?^^
共勉~